多年之后,老尼尔森依然为他的决定感到自豪
当24岁的德克-诺维茨基痛苦地躺在美航中心的地板上时,现场观众的心情已经down到了极点:球队的王牌内线在西部决赛第3场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倒下了。
在这之前,那一季的小牛还经历了许多操蛋的事:
因为排位规则,联盟战绩第一(和马刺并列)的他们居然只能屈居西部第3,首轮的对手就是50胜的开拓者;
首轮在3-0领先的情况下,他们被开拓者连扳三局,并且在G7第三节结束时仍然落后2分,差点成了唯一一支3-0领先被翻盘的队伍;
次轮对阵国王,他们再次打满抢七,其中包括一场双加时的险胜,这才涉险过关。
因此,当小牛在次节一度落后18分的不利局面下逆转马刺客场拿下西决第一场时,仿佛是一个历经了烈火淬炼的战士,之前的一切不过是命运的考验。但此时,季后赛场均25.3分11.5篮板诺维茨基却在一次抢篮板时被对面的吉诺比利不小心撞伤了膝盖,就像战士失去了他最重要的武器。
如果你经历过那个年代,你很难不为这只球队惋惜:在科学怪人老尼尔森的调教下,以诺维茨基、史蒂夫-纳什和迈克尔-芬利这三驾马车为核心的小牛(现独行侠),是当时联盟最华丽也最具争议的球队。
“进攻赢得票房,防守赢得总冠军”“跳投队永远得不到总冠军”在当时仍是各队主帅信奉的真理,而老尼尔森却带领着一支过于依赖进攻端火力(场均得分和得分效率都为联盟第一)和三分投射(出手和命中都为联盟第二)的队伍,在2003年的春天挑战着这些所谓的铁律,带着60胜的战绩一路杀到西部决赛。
考虑到羸弱的东部,眼前的马刺几乎可以说是他们冠军之路的最后对手,可是当看着诺维茨基在队友的搀扶下艰难的挪动着伤腿,除了绝望,你想不出有什么词可以更好地形容现场球迷的心情。
赛后的检查结果显示,诺维茨基至少要休息10-14天,根据已安排好的赛程,他不太可能赶得上西部决赛,更直接点的说法:原本以为近在咫尺的总冠军,将因为这次伤病而彻底与小牛无缘。
但在95-102毫无悬念地输掉G4后,1-3落后的小牛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队医索约尔的检查,诺维茨基的伤势并没有想象中严重,如果恢复得快,他完全可能参加后面的比赛。
刚刚成为小牛老板不到三年的马克-库班无疑是最开心的人:既然队医都说能上了,那就赶紧上吧!于是他带着队医的体检结果走进老尼尔森的办公室,希望后者能安排诺维茨基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上场。
但老尼尔森坚决地拒绝了库班的要求,为此双方吵得面红耳赤,最终不欢而散(甚至有消息称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作为主教练,老尼尔森当然希望诺维茨基能够上场征战,可是在G4开打前的一次三对三训练中,他认为诺维茨基的跑动和跳跃还是有很大问题,而同在现场的库班却觉得德克能够上场,因此才安排了后面的检查。
“他的伤没有想象中严重,这点我们都很欣慰。但是!我不会拿德克的篮球生涯冒险,在他没有完全康复前,我是不可能让他上场的!”老尼尔森解释道,“他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但如果全都按照他的想法来,他每场估计得打个40分钟。”
“我真的没感觉到痛,但我能感受到我膝盖有些不对劲。如果明天还是这样,那我就不会上场。”被各种媒体描绘成“主动请缨求战”的诺维茨基,也在这之后首次公开谈及了自己的伤病。
当老大哥芬利用一场31分的神奇表现将系列赛重新拖回达拉斯打G6时,诺维茨基是否会复出的话题再次被抛出。 “我想系列赛越长,德克上场机会越大。”面对记者的追问,老尼尔森只能这样回答,“我想我们没法做那些超出能力之外的事,治疗伤病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是我们时间不多了。”
德克此时也跟恩师统一了战线:“我才24岁,我还有很多比赛可以打。如果我33或者35岁了,我可能会选择上场。但这才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不过德克还是给了球迷最后一丝希望,“如果我们有机会闯入总决赛,我可能会上场比赛,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康复。”
他的乐观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G6第三节结束时,小牛仍然握有13分的领先优势,但史蒂夫-科尔神兵天降般连中3记三分,彻底浇灭了他们最后一丝希望。
这个结果也让老尼尔森受到大批人的口诛笔伐,如果诺维茨基上场,小牛还会输么?近在咫尺的总冠军会拱手让给马刺?这样的疑问和意见分歧也让尼尔森和库班闹得不可开交,间接导致了他在2004-05赛季中途下课,但老尼尔森至今还为他所做的决定感到自豪。他始终记得德克父亲当时对他说的话:“我是德克的亲生父亲,但我只是他在德国的爸爸,我把他交给你,你是他在美国的爸爸,一定替我好好照顾好他。”
“因为我是德克在美国的爸爸,所以我更要为他职业生涯做长远考虑,我不能让他冒险,毕竟他还很年轻。”老尼尔森解释道。
伤病永远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哪怕是球员们在球场上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但终究还是有自己的阿克琉斯之踵,在伤病和荣誉之间,他们往往要做出抉择:冒这个险,究竟值不值得?
我们见证过太多“王者归来”的传奇故事:1970年总决赛威利斯-里德,在大腿受伤时仍然出战并且命中开场的两记跳投;2009年西部半决赛的姚明,拒绝队医的搀扶重回赛场在客场拿下首胜。
我们也看过许多“王者归来失败”的剧情:1973年东部决赛,哈夫利切克在第三场遭遇严重肩膀伤势,英勇复出的他还是眼睁睁看着球队抢七失利;1988年总决赛G6,创下单节25分纪录的以赛亚-托马斯,有几乎一半的得分是靠单腿得来的,却依旧无法改写最后失败的结局。
正是这些动人的故事,才让一代代人们如此热爱竞技体育,哪怕它的本质只是一个商业联盟。但对于那些以身体为重放弃继续作战的球星,我们也没有权力去苛责:贾巴尔选择在1980年总决赛G6养伤不仅成就了魔术师约翰逊,还让我们在几年后了解到年龄最大的FMVP是什么样子。
球星们在荣誉和健康面前,既可以根据自身利益作出最佳选择,也可以为荣耀和梦想孤注一掷,但问题是,在所有人都在推动(甚至洗脑)他优先考虑光荣梦想之前,球星们身边是否也需要有一个懂得这一切后果的人,能站在另一个角度,为他的身体和健康做长远的打算?
在那年2-4输给马刺后,老尼尔森将德克按在板凳上的决定曾受到诸多批评,现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马克-斯泰因当时还是《达拉斯时报》的记者,他在比赛结束后曾写道:“我不认为库班和队医的想法有任何问题,德克明明就是可以打的。”
但在几年后再次采访德克时,这位记者才完全明白为什么德克后来也承认“带伤上场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选择不上场是一个聪明的决定,谁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德克回忆道,“当你拖着疲软的膝盖,整个身体都担负起了更大的压力,你需要调整跑步姿势,然后慢慢感觉到自己某个部位要撕裂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老尼尔森的坚持,才有了后来德克一人一城的佳话,才有了11年一季封神的传说:你很难想象被迫带伤作战的德克会对球队产生怎样复杂的情绪,也无法预知未来的德克是否还能归来。
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老尼尔森,太少太少了。
相关回顾